“能不能新建一个微信群方便大家业务方面的联系沟通和指导?”“我们公司有职员需要办理人才落户,需要去哪办理?”……自海南省儋州市成立环新英湾党建联盟以来,打造了民生服务、社会治理、人才引育、文化建设和产业发展支撑5个平台,研究解决环新英湾区域土地征收、招商引资等方面遇到的难题,以党建引领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,成为推进儋洋一体化发展的坚强组织保证。
儋州工业园深儋合作区服务中心(央广网见习记者 付美斌 摄)
坚持党建引领,为园区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
(相关资料图)
儋州工业园招商负责人吴金奎介绍,强化跟踪服务,在企业落地的过程中,全方位、全周期地给企业提供“保姆式”的、“店小二”的服务,受到落户园区企业点赞。他介绍说,京东儋州智能电商运营中心项目2022年6月27日摘地,3日内完成进场,9月6日便取得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,仅用了71天。目前,项目正在验收阶段,将于年内投产。
儋州工业园分为木棠片区和王五片区,位于洋浦港左右。近日,记者走进王五片区,这里塔吊林立、建设热火朝天,主干道路正在抢抓时间赶施工进度。
正在建设中的儋州工业园王五片区(央广网见习记者 付美斌 摄)
儋州工业园负责人谢昌伟介绍,2020年6月前,园区在产企业仅有几家饲料及水泥加工厂,产业低端、粗放。2020年6月园区重新启动后,主动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资源,移植深圳市发展产业经验,很快便引进深圳港集团、深农集团、京东集团、华润创业、海垦集团等一批优质项目落户,产业结构更加合理,经济发展后劲更足。
据介绍,环新英湾党建联盟聚焦企业需求,充分调动、整合联盟成员单位党组织和党员力量,推行企业专员服务,开展“服务企业党旗红”行动,选派党员干部下沉企业,搭建政企畅聊“早餐会”、招商引资“咖啡时间”、项目建设“下午茶”、干部交流“夜沙龙”四大服务企业平台,完善企业问题清零闭环管理机制。积极联动市相关职能部门,点对点服务儋州工业园深圳港集团、京东集团等18家名企,提高服务保障效能,推动盐田港儋州现代物流中心等多个重点工程加快建设。
加强统筹协调,急企业之所急解群众之所愁
“我原来是家庭主妇,就在家里带娃,现在在这里上班每月能有3000多元的收入。”来自新州镇新地村的陈春丽,正在和工友一起给儋州湾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红树苗浇水。
陈春丽在管护红树林苗(央广网见习记者 付美斌 摄)
“红树林品种多,这里主要栽种红海榄、桐花树、白骨壤。”站一眼望不到边的“渔场”,原养殖塘已种上红树林苗,生产道路的两边,也都栽种上银叶树、黄瑾、玉蕊树等半红树林苗。
儋州乡投土地资源开发有限公司总工程师简国春介绍,为更好保护生态环境,儋州市深入践行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的理念,从2022年以来,在木棠镇、新州镇辖区的5个行政村中薛乐村、攀步村、黄玉村、春坡村、谭龙村等沿海滩涂的原海产品养殖场,实施退塘还林还湿工程共计约6326亩,栽种红树林4025亩。
不止退塘还林还湿,更多可喜新变化,出现在儋州湾湿地。通过海岸滩涂栖息地修复工程及海岸带污染治理工程,陆续恢复了鸟类高潮位栖息地,对海岸线上的各种陈年垃圾进行了清理,让儋州湾更加洁净……
“在生态修复项目实施初期,一些村民不理解,认为退塘后,等于是断了自己和村集体收入的主要来源,导致项目推动一向陷入僵局。如今看来,我们的坚持是对的。”看着如今儋州湾焕发出的生机活力,简国春感慨说。
项目建设遇阻后,环新英湾党建联盟主动介入,充分调动各镇党委、村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,组成多个工作组,分工向村民宣讲政策法规,切实解决村民的就业和可持续收入问题。
“镇党委组织村民参加劳动技能学习,包括挖车培训、农艺工培训班等,推动村民实现就近就业。”简国春说,后期红树林的管护,将会为就近村民提供近40个就业岗位。
村民在管护红树林苗(央广网见习记者 付美斌 摄)
儋州市委环湾办副主任程志智表示,接下来,环新英湾党建联盟将推行“活动联办”制度,搭建活动联办平台,实现大型活动联办,党建活动轮办,谋划开展各项党建联盟活动,助力儋州洋浦一体化高质量发展。
相关报道
瞰儋洋丨海南儋州:盘活撂荒地发展智慧农业 为乡村全面振兴赋能增效
瞰儋洋丨处处皆美景!海南环岛旅游公路儋州峨蔓段吸引众多游客慕名打卡
Copyright © 2015-2022 东亚产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:琼ICP备2022009675号-13 联系邮箱:435 227 67 @qq.com